隨著時代的變遷,國際4A廣告公司正在接受市場的全面洗牌,國潮崛起給了它們一個積極發展的突破口。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當下,新時期的4A也將迎來新一輪曙光。
根據英國品牌價值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8年全球品牌500強》報告,共有22個中國品牌進入了全球100強品牌行列。報告顯示,中國品牌正縮小與全球領先品牌之間的差距,其增長趨勢從科技延伸至其他領域。
中國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在世界范圍內與日俱增,許多品牌都在飛速成長,向成為國際品牌邁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品牌正在快速崛起,這些品牌的目光并不局限在本土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為消費者帶來新的品牌文化和價值觀。
今年三月底,據WPP發布《2019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品牌的品牌力指數同比增長15%。其中日本、法國和西班牙是中國品牌的品牌力增速最快的市場。這表明,中國品牌正在經歷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從中國制造到全球供應鏈優化、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的巨大變革。
經歷了2018的國潮元年,2019,新一輪的國潮旋風乘勢而來,于是我們見到以下別出心裁的腦洞產品:
△大白兔&氣味圖書館 大白兔香水
△奧利奧&故宮 《雍正十二美人圖》系列包裝
△英雄& 銳澳 · 墨水雞尾酒
△自然堂川劇面膜
△冷酸靈&小龍坎 火鍋牙膏
△云南白藥& 北山制包所
4A如何改變思維模式服務本土品牌?
如今,以國為潮漸成趨勢,與國潮崛起相伴的是,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所以唱衰4A的聲音此起彼伏。因為以上大部分國潮產品的創意及傳播都是本土廣告創意公司完成的,而長久以來4A更青睞給國際品牌做完整的傳播規劃,對于本土品牌如何更好更具創意地傳播,還有如何提升年輕消費者對于國貨品牌在精神和價值層面的認知,是其最大的挑戰。
過去,國貨品牌想要更好地傳播可能會采用傳統營銷三部曲:1、找一家很牛的廣告公司;2、方案PK;3、掏錢買單。但是這個慣有套路,隨著新一輪“95后”“00后”消費者上線,傳統4A們的魔法就變得不再靈驗,甚至假大空的摻水數據也屢見不鮮,而品牌們也只能一臉懵圈地掏出巨額廣告費。這樣的情況如果一直發生,那么對于4A的信任就會逐步喪失。
所以傳統4A廣告公司必須發揮其一貫的學習能力,改變思維模式,快速擁抱變化,適應目前互聯網生存法則。4A廣告公司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占據一定的地位,是因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的廣告業尚未發展起來,而這些國際廣告公司憑借國際客戶的聲譽以及大膽的創意思維和精彩的策劃能力,在國內迅速打響了名氣。
隨著數字營銷的不斷崛起,不斷涌現的新媒體營銷手段也給傳統的廣告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就目前來說,4A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思維:
扭轉消費觀念,
讓年輕人對中國品牌產生全新認知
新國貨品牌已經成為年輕人消費風潮,根據相關調研顯示,消費者對于國產品牌的好感度正與日俱增,75.27%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國產品牌整體實力有所提升。在市場上風向整體利好的情況下, 4A要了解年輕人、拉近品牌和年輕人之間的距離,可以策劃鼓勵讓年輕用戶參與品牌的創意及產品的創新中來,與年輕人一起來創造品牌的新內涵。
掘金網紅經濟時代,構建MCN生態網
在短視頻火爆的當下,網紅KOL迅速崛起,有些網紅直播的帶貨能力讓人驚訝,在這里不得不提2019年讓人“聞風喪膽”的李佳琦:
一次直播口紅試色380支,
5個半小時帶貨353萬,
1分鐘內售罄14000支口紅,
30秒涂口紅最多吉尼斯記錄保持者,
18秒賣掉10000瓶防曬霜
……
一個賣口紅的男人,一喊“OMG”,女粉絲就紛紛掏腰包。所以坊間也有很多關于“網紅干掉廣告公司”的言論。但事實上,MCN、KOL和廣告公司之間并不是誰取代誰的關系,而是需要互相融合。KOL對于品牌來說,某些時候或許只是更能夠接地氣的傳達品牌價值主張。
寫在最后
中國擁有文化自信的年輕消費者正在崛起。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中國主流消費者,對中國的產品建立了越來越強烈的自信心,擁有著“以國為潮”的心態;另外他們也不再是“價格敏感體質”,他們更注重品質、注重創新、注重個人體驗,本土審美不斷蘇醒,盲目崇洋意識日漸消失。
4A可以抓住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變化,完成更多能夠打動他們的國貨營銷活動。